谜药哪可以买的到
【导读】消费者在京东购买TCL灶具,安装时发现产品有问题,立即向TCL方面反映情况,却遭遇各种拖延。最终灶具不退不换只能修,而维修一个月还是没修好。12点15分《天天315》聚焦:TCL售后服务遭遇“差评”。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大家都知道,消费者购买商品后七天之内,商品发生性能故障,是包退包换的,这是在我国《三包法》中有明文规定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条文:《三包法》第九条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退货时,销售者应当按发票价格一次退清货款,然后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第十条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选择换货或者修理。换货时,销售者应当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然后依法同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第十一条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凭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记录和证明,由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免费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或者按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退货,然后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
可是,最近我们接到甘肃兰州消费者丁先生的投诉,说自己在京东TCL旗舰店购买的灶具,遭遇了自送货之日就发现产品不能使用的问题,他当即向TCL和京东反映,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不能使用的产品不但没能换货、退货,甚至连修都修不好。
丁先生:我在网上买了TCL的抽油烟机和这个。
记者:在哪个网上买的?
丁先生:在京东,7月4号,他就派专人上我家来免费安装调试,但自动熄火装置的炉盘是个坏的,做不成饭,不能正常使用,我赶紧联系厂家总部,人家答应解决,安装师傅还照了照片发过去,结果一直拖着不解决。过了些日子告诉我,包退包换的日子过了,只能给你修了。
丁先生想,实在换不了,就修吧,只要能用,也就不再强求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想修好也是困难重重,就说厂家换回的零件吧,不是货不对板就是拧上就坏。
丁先生:今天给你寄来一个配件是坏的,明天给你寄来一个配件是豆腐渣配件,装上以后就断成几节,我还牺牲了一个多月的双休日。
丁先生说,自己和TCL的安装师傅在当时安装时就发现有问题,安装师傅马上给厂家反映问题,还拍了照片。可是,TCL的客服左拖右推,拖过了三包期,然后很严肃地跟丁先生说,你看现在已经过了三包期了,只能维修了。
丁先生:我说你送来就是坏的,人家说反正你的钱也付完了,不修算了。
记者:您刚才说,TCL方面跟你说过了包换时间,只能修。可是您刚才告诉我,这个东西送到后就是坏的,怎么过了三包时间呢?
丁先生:坑你你知道吧。送到后,一调试是坏的,然后安装师傅把电话打回去了。他说你放心,我们去调查核实,一定给你解决,前后我花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电话费,结果过了20天告诉我,退期也过了,包换期也过了,只有一条路就是修。
丁先生说,TCL的客服很厉害,自己跟他们沟通打了一共十几个小时的电话,不管你说什么,他们就是一个字“拖”。
而对于丁先生购买货品的京东方面,丁先生说,自己也找过。其中一个客服说应该给换货,但后来也没了音讯。
记者:京东的客服怎么跟您说的?
丁先生:说不行,应该按照新的消法让他赔偿,也没有什么结果。我买的时候是6月18号,安装是7月4号,修了一个多月,修到现在了。
昨天,记者分别联系了京东方面和TCL方面。昨天下午,我们接到来自京东集团公关部发来的邮件。邮件中写到:关于《天天315》栏目反映的情况,我们调查情况如下:经核实,客户在京东开放平台的“TCL厨卫电器旗舰店”购买了TCL烟机灶具套装,安装后发现灶具不能打火,客户提交了退换货申请,经商家“TCL厨卫电器旗舰店”与客户沟通后,客户同意了维修,但经过几次维修后机器并未修好,客户目前要求退货。给客户带来的不便我们表示歉意,我们正在协调商家尽快解决客户的问题。很遗憾的是,到开播前,没有收到来自TCL方面的电话和邮件。
在微信平台上,网友们纷纷留言。“天涯”说,TCL说的不对,是否在包退包换期,以用户反映问题日为准,不以商家处理日为准,否则的话商家永远不处理任何用户的包退包换期,必然都会过期的。而用户不应该同意修理,否则的话就等同于自动放弃退换权了。
“小乐”说,TCL和京东其实都是有责任的,京东应该负责退货,消费者退一步让TCL来修理,结果也没有修好,消费者让步了,就给了厂家和经销商拖延的机会,没有诚意的厂家真的是让人很可恨的。
胡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商品可能存在修理,更换、退货等情况规定的比较明确,但也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或者服务,消费者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进行退货,也可以要求更换或修理。如果没有这两项的话,消费者可以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如果可以减除合同,那么可以要求退货,当然也可以要求更换或修理。请注意,因为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发生的相关运输费用由经营者来承担。
按照消费者的说法,TCL的客服各种拖延,拖过了退换时间期限,不给消费者退换货,这样的情况属于什么样性质的问题?
武高汉:从目前情况看,京东也好,TCL也好,都有故意推诿之嫌,明明应该自己给消费者解决问题,但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给消费者解决问题。我认为,现在消费者依然有权利要求退掉这个产品,而不是像经营者说的那样,只能够修了,退换都不可能了,这完全不符合法律规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有产生的相关联费用都应当由经营者负担起来,比如消费者的误工工资,消费者为此而支付的十个小时的长途电话费等,所有合理费用均由违法的经营者进行承担。
微信平台上,“岁月无痕”说,客服拖延客户这么有经验,真的怀疑TCL产品问题会比较多一些。而“七匹狼”说,正在选择TCL的冰箱,听你们一说我犹豫了。
武高汉:作为品牌企业,在创建过程中,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任何一个言论、评论都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第一,TCL和京东应当从小事上进行反省,虽然每年几百亿、上千亿的经营额,可能对一台煤气灶不予关心,或者不以为然,但这样的小事不解决,势必会影响你们的品牌建设。
胡钢:首先要明确一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特别是第23条对冰箱、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接受或服务的6个月内发现有瑕疵的,如果有争议的,这个时候的举证责任是经营者,经营者有责任证明商品和服务没有问题,这一点消费者要特别注意。所谓的对于消费者提出的这种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等要求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8条明文要求,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同时对于这类拖延或无理拒绝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那么,消费者除了要求换货外,还可以申请其他赔偿吗?
胡钢:根据消保法第55条惩罚性民事赔偿的规定,对于一般的消费欺诈是退一赔三最低500元,退一赔三的倍数基数按照商品或服务的价款。同时,惩罚性赔偿针对明知存在缺陷而造成伤亡,按照损失额的三倍赔偿。本案讨论的商品是灶具,这类产品的一个特点是需要安装才能使用,属于特殊商品。同时,如果出现商品缺陷,而且屡次没有修好,更需要行政监管部门进行彻查。同一批次是否存在类似情况?煤气灶具等涉及安全的商品如果存在系统性和技术性问题,应该是责令召回的。
微信平台上,一部分网友讨论TCL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买电商的自营商品和买第三方的经营商品,有很多不一样。关于TCL的讨论应该怎么看?由此引申出对一个企业来说,售后服务可能造成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一定的阴影。
武高汉:根据国家三包规定,七日之内出现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哪怕它不符合退的条件,商家也得退。15天之内出现任何问题,哪怕它不符合换的条件,也得换。这是三包规定对消费者的优惠。新三包法又给消费者赋予了一个明确的权利,只要在三包期内,不管是什么结点上,凡是符合退的,消费者都可以要求退。凡是符合换的,消费者都可以要求换,凡是符合修的,消费者都可以要求修。商家不要把七日、十五天的优惠政策当做法律规定,只要过了期,只要过了十五,就概不负责,不管退了也不管换了,这是商家的错误理解。本案提示所有人,认真学习三包有关规定,同时也提示消费者,自己的权利可以放弃但千万不能随便放弃,特别是不能在经营者的误导下,随随便便放弃自己的权利。
有网友问,三包的期限到底是怎么算的?如果是30天,结果第30天的时候坏掉了,我第一时间联系厂家,厂家会不会说第二天就过期了?
胡钢:三包规定只是部门规章,层级很低,如果可能,希望能尽快升级到行政法规的程度。同时,国家鼓励企业对消费者有更好的、更优惠的承诺,消费者在购物时,请特别注意相关网站、广告宣传内容,这些对于明确双方责任特别是修理、更换、退货责任有很大帮助。本案中,我看到有些商家依然在网页中宣传已获得驰名商标的情况,而商标法已明文禁止对驰名商标做任何宣传,否则要指令改正,处10万罚款。这种宣传可以算是一种虚假宣传。
原标题:网购问题灶具TCL售后“拖字诀”称退换期限已过只能修
稿源:中新网
作者:
...什么网站有迷y买
本报罗马8月3日电(记者韩秉宸)雅典消息:希腊股市在休市5周后于3日重新开市,但在开盘后即遭数十年未遇的重挫,雅典综指当天创下23%的最大跌幅。据悉,希腊投资者目前仅可在特定的条件下买入股票、债券、衍生品和认股权证,而对希腊实行资本管制前未能及时撤出的国际投资者则未加限制。有分析认为,国际投资者借机加速撤离希腊市场,正是本次希腊股市遭受重挫的最大推手。
希腊政府于6月29日正式宣布启动资本管制,通过关闭股市和银行等措施,停止国内所有金融活动,以防止因违约带来的恐慌情绪使本国资本大量外逃。
《人民日报》( 2015年08月04日22版)
原标题:希腊股市重开即遭重挫
稿源:人民网
作者:
...闻了就想做的香水
中新网8月12日电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海关总署今日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8月12日起,海关对申报进口原产于韩国和泰国的精对苯二甲酸(税则号列:29173611),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公告显示,2010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0年8月12日起对原产于韩国和泰国的进口精对苯二甲酸征收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征税期限届满之际,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在该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期间对原产于韩国和泰国的进口精对苯二甲酸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原标题:海关:对韩国泰国的精对苯二甲酸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口服立刻晕倒的药
原标题:全面排查全省中小学塑胶跑道
近日,我省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地学生家长反映,孩子上学后集中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他们怀疑与学校的塑胶跑道气味呛人有关。14日上午,省教育厅就此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应邀对社会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解答。
原材料合格的塑胶跑道是安全的
“用塑胶材料制成的跑道是否安全?”这是遭遇“问题跑道”困扰的学生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原材料合格的塑胶跑道是安全的。”发布会上,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教授罗振杨说,塑胶跑道是国际认可的安全运动器材,在减少伤害的同时能提高运动成绩。我国铺设塑胶跑道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并用于援建非洲国家体育场,塑胶跑道所使用的聚氨脂材料在日常的吃、穿、用中都有应用。“规范的聚氨脂材料是安全无毒的,这一点国际国内都有定论。”不过,罗振杨也表示,希望我省在今后的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中严格限制使用任何塑化剂。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杜伟介绍,2012年起江苏将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列入省政府“十二五”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面向苏北、苏中地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个试点县市区资金补助。2012-2015年,共建成塑胶场地552片,在建113片。“截至目前,我们未收到任何群众投诉,项目覆盖地区的家长、学生和群众均给予高度评价。”
“问题跑道”出现在自筹自建项目
在省里推进的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之外,不少市、县、乡镇为改善所属学校的体育场地条件,也积极加大投入,建设学校运动场地塑胶跑道,“问题跑道”就出在自筹自建项目中。
近日,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等地部分学校相继曝出塑胶跑道环保问题,教育厅对此高度关注,并安排专人深入调研,了解具体情况。“经了解,报道中所涉及的几个塑胶跑道建设项目均为当地自筹自建项目,省教育厅已责成有关单位必须委托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杜伟透露,近日,省塑胶办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邀请相关专家,对全省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在建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学校进行全面督查。
此外,省教育厅还要求相关市县教育局委托有监测资质的权威机构,立即对本地自筹自建的所有在建或刚建成的塑胶跑道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公布材料供应商及施工单位的名单,绝不允许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建筑材料进入校园。涉及教育系统相关责任人的,我们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问题跑道”尚留待解“问号”
“问题跑道”究竟是在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对此,新闻发布会上尚无明确说法。
就在多地自筹自建项目曝出“问题跑道”的同时,“省抓”塑胶场地为何“零投诉”?杜伟解释,在省组织实施的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省教育厅、财政厅和省体育局共同成立了江苏省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在每一个项目实施之前,省塑胶办都要专门召开有高校教授、化工专家和检测机构代表等权威人士参加的项目论证会。在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的前提下,着重围绕环保、安全和质量等,分年度编写《江苏省农村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实施指南》。
“《指南》中所涉及的技术指标、施工规范及验收要求等关键环节,均引用了现行有效的8个国家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杜伟说,项目实施过程中,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关键原材料稽核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实施省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招标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关键原材料检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并委托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关键原材料按照不低于总量1/3的比例,进行理、化和环保等指标随机抽检,在省质检院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后,方可以进入施工环节。“在铺设塑胶跑道过程中,校方和监理方监督施工企业制作平行试块,封样后送省质检院检测,检测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无疑是“零投诉”的关键所在。疑问也由此而生:出现“问题跑道”的地方,有没有不折不扣地按照省里的各项要求去做?对这些地方必要的“督导”有没有做到位?人们期待这些问号能够得到解答,因为苏南等地自筹自建的塑胶跑道不在少数。“至少有3000片。”省塑胶办专家组一位成员透露。...
迷香水货到付款商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9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613,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上调47个基点,连续四交易日升值。
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613元,1欧元对人民币7.160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3043元,1港元对人民币0.82081元,1英镑对人民币9.641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4591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0505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4602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4.7373元,人民币1元对0.69936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0.3710俄罗斯卢布。
原标题: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613连涨四日
稿源:新华网
作者:
...让人昏睡2个小时的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九月,国家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玉米自南向北逐渐进入成熟期,一年的收成基本见到了眉目,此刻,也正是农民们最为关心玉米价格的时候,然而,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玉米市场并不平静,价格下滑,贸易商抛售……
更让他们不安的消息是,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调整。上周五(18号),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1元每斤,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玉米怎么了?价格为何一反常态?本来为保证种粮农民收入的玉米临时存储收购价格为何也没能守住阵脚?这背后又透露出我国农业政策的怎样走向?中国之声多名记者日前深入玉米主产区,走进田间地头,采访种粮农民、玉米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试图了解玉米价格调整的深层原因和合理走向。请听中国之声特别报道《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查》第一篇《跌跌不休的玉米价格》。采制:中央台记者:毛更伟、管昕、刘祎辰、张棉棉、满朝旭。
黑龙江省肇东市安民乡胜安村的大玉米已经长到2米多高,一望无际的青纱帐远看已经微微泛出金黄,这是一个丰收的信号,可村民脸上并不乐呵。
村民:现在干粮价格可不太好,一块一?不到一块一呢!
记者:跟去年比降了?
村民:降多了!去年一块二。
村民姚振全今年种了30多亩地玉米,全家5口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玉米,这回听说玉米掉价,心里着急。
姚振全:种子化肥,你都不用细算,9000块钱(每晌成本)下来就不错,7毛钱一斤,打12000斤,我说的就是潮粮,现在你再一掉价,一个老百姓一晌地得赔1000到1500。
比村民消息更灵通的是收储玉米的经销商,当地的收储大户马青春原来把黑龙江玉米都卖到了广东、上海,然而今年他收来的粮只能在黑龙江省就地消化。
马青春:价格往低走,一直在往低走,实在不行我不挣钱,我不收,低来低走。
眼下正是新玉米还未上市、旧玉米价格应该微涨的日子,为什么玉米价格反而一头向下?原因就在于市场上传言,今年国家玉米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将会取消或者价格下调。
村民:我听说没有国储粮了。我打头两个月就听说这个!肯定有影响,不托底,老百姓知道啥呀。
村民:今年临储政策要还是2200一吨,种粮积极性还能高点,来年要是降价,种粮的积极性就没有了!赔钱谁能受得了。
上周五,靴子终于落地,今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1元每斤,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这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实行了八年的玉米临储,终于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主任黄汉权介绍说,其实,当年临储政策推出主要是为了扶持农民。
黄汉权:2000年以来有段时间粮价很低,特别是2003年有段时间供求紧张。到了2006年,玉米的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粮食出现连续增产。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保护种粮积极性,保障种粮收入,出台了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当市场价格低于收储价格时,国家通过中储粮或国有粮食企业把农民手中的粮食收上来。
临储政策出台之初,的确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粮库工作了20多年,跟粮农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粮库法人代表冷旭东告诉记者,08年临储政策的出台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
冷旭东:之前有不少都不种了,撂荒地,种树种别的,都改了,一直到08年。那阵临储刚出台,我深有感触,农民都排着队,两天三天地卖粮。
种玉米的农民把2008年到2014年的七年称为“黄金七年”,金灿灿的玉米不仅连年大丰收,价格也一路走高。然而,今年人们终于看到了玉米价格的天花板。国投中谷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研究员杨蕊霞认为调低今年玉米临储价格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市场使然。
杨蕊霞:这几年国内农产品市场,尤其是玉米市场连年丰收,使得国内市场供过于求。虽然过去几年国内临储价格给的比较高,但实际上社会库存积累的非常严重,尤其是每年临储收购。过去几年,整个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没有跌下来的原因是,国家一直在临储收购很多玉米,但从去年到今年国家临储库存一直在增加,显然国内市场是过剩的,所以今年上半年,国内期货和现货价格都有大幅下跌,这是几年以来的大行情。
玉米价格走低,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应该高兴,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专用玉米生产赖氨酸的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王辉告诉记者,尽管产品不愁销路,可是企业却要停产。
王辉:企业现在不景气,我们就是抬钱干呢,现在要是不差这1000多工人,我们早都停产了。这四五天,把这料往下退退,就准备停了。
原来,玉米降价,水落船低,以玉米为原料的下游产品降幅更大,导致加工企业直接受损。在哈尔滨市双城区,粮食局长杨继祥告诉记者,国储粮库今年甚至还出现了已经拍卖给企业的玉米遭到退货的情况。
杨继祥:已经拍出90万吨,后期还有20万吨,已经拍出,最后人家退货了,说价格不合适,现在整个玉米价格和销售处于低迷状态。
本来,玉米临储政策的推出是为了保障种粮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可如今,玉米临储价格下调了,农民的收入和种粮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下游加工企业似乎也没有收益。既然如此,那么玉米临储价格为什么要下调?这一政策调整的背后的真正考虑是什么?明天请继续关注中国之声特别报道《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查》第二篇《尴尬的临储政策》。 (记者毛更伟管昕刘祎辰张棉棉满朝旭)
原标题:玉米临储价格七年来首度下调临储政策面临变局
稿源:中新网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