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在中国市场战略的不统一再一次体现在新车定价上。日前,三菱公布了进口新款欧蓝德的预售价格,20万-29万元的价格区间比现款车型有了大幅度降低,最高降幅超过5万元。但北京商报记者比较后发现,新款欧蓝德与国产广汽三菱帕杰罗劲畅在价格上几乎重合。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进口三菱与广汽三菱战略不统一造成的问题,这种问题此前在其他方面早已有所显现,也使得三菱在中国市场业绩持续低迷。
新款欧蓝德预售价降低
有消息称,新款欧蓝德将于8月24日上市,此次共推出4款车型。同时,三菱官方公布的欧蓝德预售价格区间在20万-29万元之间。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新款欧蓝德要比正在销售的2014款欧蓝德的价格下调了数万元,部分车型的下调幅度甚至超过了5万元。
事实上,为了清理库存,三菱早在8月初就在官网下调了2014款欧蓝德5款车型的价格,下降幅度在2.5万-5.5万元之间。4S店销售人员表示,降价是为了清仓,给新款欧蓝德让路。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车型新旧交替阶段,为了清理库存,车企一般通过经销商进行降价,但此次三菱进行官方降价则很少见。“企业对车辆进行官方降价后,会影响新车的定价。”
对于此次下调2014款欧蓝德售价,三菱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官降是顺应市场变化的调整。而对于新款欧蓝德,上述负责人称,新款的商品性大幅提升,市场反响良好。对老款车型的官降,也是为新款欧蓝德的售价做预热。新款欧蓝德在大幅提升产品性能品质的同时,也会顺应市场需求在价格上给消费者一个惊喜。
战略不统一引价格重合
虽然新款欧蓝德的预售价大幅降低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但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新款欧蓝德的定价区间与广汽三菱帕杰罗劲畅几乎重合,这无疑将影响该国产车型的销量。在广汽三菱官网上,北京商报记者看到帕杰罗劲畅共有4款车型,官方价格区间在20.8万-30.8万元,与欧蓝德官方预售价格几乎一样。
采访中有广汽三菱经销商表示,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肯定首选进口车型,这肯定将影响国产帕杰罗劲畅的销量。“帕杰罗劲畅的销售情况本来就不好,新款欧蓝德上市后,帕杰罗劲畅就没办法卖了。”
另一位广汽三菱经销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帕杰罗劲畅销量非常不好,4S店只有在消费者下订单后才从车企进车。“这款车不好卖,我们也不敢留库存车,万一卖不出去,损失全由我们自己承担。”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款欧蓝德的预售价格与帕杰罗劲畅的官方定价重合,反映出三菱进口与广汽三菱在发展战略上的不统一,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三菱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混乱还体现在对经销商网络的管理上。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京城市场的多家三菱4S店已经开始共网销售进口三菱、广汽三菱和东南三菱车型。对于这种现象,虽然车企对外表示不允许私自三网合并,但也没有拿出处罚措施。
汽车业内专家贾新光表示,经销商“私自”实现三网合并会导致品牌的混乱,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三菱没有从根本上找到销售业绩差的原因,也因此在发展战略上与广汽三菱出现分歧。
在华发展深陷困境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三菱累计销量为3.6万辆。但相比其他日系品牌,三菱的总销量根本拿不出手。今年上半年,丰田在华累计销量为46.59万辆,日产62.04万辆,本田35.34万辆,就连近几年发展不太好的马自达的销量也达到了9.89万辆。
翻开三菱在中国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企业,三菱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不顺。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在华多次合资、合作失意,致使三菱品牌逐渐被边缘化,同时,三菱与广汽三菱的战略发展不统一,车型偏少也制约了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此次新款欧蓝定价与广汽三菱帕杰罗劲畅价位重合,将进一步影响三菱在华的销售状况。
“三菱应该将自己的发展重心放在与广汽合作的广汽三菱上,而不是自身的进口车型,否则三菱在中国市场会陷入更大的困境。”汽车专家张志勇坦言。(记者钱瑜实习记者孙昊天/文CFP/图)
原标题:三菱中国市场战略进退两难在华发展深陷困境
稿源:新华网
作者:孙昊天
...正版星力打鱼的
万达、百盛、华堂、玛莎……百货店在关店瘦身
对传统百货业而言,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密集的关店潮汹涌而至,几乎无一幸免。据联商网《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中国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其中百货业态关闭25家。
万达要关近半百货店
近日,国内最大的连锁百货商店万达百货传出了要关闭国内40多家店的消息,占到万达百货所有门店的近一半。截至2015年万达百货在全国共有门店90多家。据万达集团内部下发的文件显示,万达百货将关闭济南、唐山等多个地区共40多家严重亏损的门店,剩余的上海宝山等地区的个别门店将进行调整,压缩经营面积。
对于万达大举关店,普通消费者的感觉是“连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万达百货都撑不住了”。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万达百货大举关店颇有些壮士断臂的勇气,“万达试图通过砍掉不盈利板块快速转型”,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百货业态的衰落大家心里都有数,只不过还有很多人在挣扎,而万达集团掌门人王健林的执行力比较强,转型步伐迈得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城市新区和中小城市的招商难,扩张中的万达广场不得不建立自有主力店品牌,作为主力店来为招商“撑场”,这些主力店除了万达百货还有万达院线、万达酒店、万达宝贝王、大歌星KTV等,当其定位为支持招商时,盈利能力就是第二位的。“万达百货历史上是万达广场商业配套的重要部分,如同大歌星一样,确切的定位更多的是聚拢人气……万达百货在历史上的使命其实已经完成”,财经专家水皮指出,随着万达广场商业形态的多元化,各种品牌旗舰店进驻以及步行街的配置,百货还构成了同业竞争,所以调整关店,腾出空间来租赁经营势在必行。
“百货店”逐渐远去
在电商的冲击下,零售业中最传统业态的百货业几乎沦为试衣间。在零售业界,百货店逐渐被具有更大体量,更强聚客能力的购物中心取代,“百货店”这个曾经以满足消费者购物为主要目标的传统业态在逐渐离我们远去。有分析人士指出,传统百货业将会成为下一个实体书店,消失在街头。“百货业是零售行业最传统的业态,随着消费层级的分化,单纯的百货业前景非常暗淡。”沈萌指出。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夏琳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从2003年以来,中国百货业经历了近十年的黄金发展期,顺风顺水的环境使得百货业轻易就能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也客观上造就了百货业的不思变化。“在新的形势下,百货业的转型之心比谁都迫切”,夏琳指出,百货业目前的转型主要集中在全渠道O2O及加大自营比重上,“全渠道O2O不仅能打通线上线下,还可以积累大数据。而放弃过往联营的模式,加大自营比重则意味着利润的大幅增长。
百货业只是一个缩影,在新兴消费模式兴起的背景下,“倒闭潮”成为2015年国内零售业唯一的关键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显示,从2012年开始出现的中国百货行业关店潮,到2015年有愈演愈烈之势,截止到2015年4月份,全国共有近180家内外资实体百货零售店关店。(记者陈琼)
原标题:传统百货店,下一个实体书店?
稿源:新华网
作者:陈琼
...牛魔王打鱼游戏中新社华盛顿8月17日电(记者张蔚然)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7日公布肯定性终裁结果,认定中国输美无螺栓钢制搁架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无螺栓钢制搁架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幅度是17.55%至112.68%,补贴幅度是12.40%至80.45%。 回应美国艾德塞制造公司的申诉,商务部去年9月宣布对中国输美上述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基于当天公布的终裁结果,商务部将通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部门向中国相关产品生产和出口商征收现金保证金。 美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输美无螺栓钢制搁架产品总额为8100万美元,2012年和2011年分别为6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 根据美贸易救济政策程序,除商务部外,在正式征收“双反”关税前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终裁。美方日程显示,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9月28日左右做出终裁,如果委员会做出否定裁决,美方将不征收“双反”关税。 今年以来美国商务部已相继对中国PET树脂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对自中国进口的氢氟烃(HFC)制冷剂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多次强调,希望美国政府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共同维护自由、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完) 原标题:美商务部终裁中国输美钢制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稿源:中新网 作者:...
星力摇钱树游戏
17日,顺丰商业相关负责人对此前“嘿客”关闭风波首度作出正面回应。上述负责人表示,“嘿客”并没有关闭,而是升级为“顺丰家”,否认了外界所传言的顺丰O2O战略失败。“顺丰已经完善了线上的顺丰优选,线下探索需要时间。”
作为顺丰旗下网购服务社区店,自2014年5月面世以来,顺丰嘿客已经布局全国近3000家门店。对于顺丰O2O,有些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认为,顺丰O2O是想整合顺丰速运+顺丰优选+社区O2O服务平台,目前来看前景仍面临很大困局。
不过,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对闭环快递生态链的顺丰来说,O2O是必然选择。但顺丰此前对O2O的战略进攻节奏控制失当,现在需要做一些调整。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也表示,“嘿客”的发展现在还不好评论,任何新模式创新都需要时间。
疑问
“嘿客”将关闭还是升级?
顺丰商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在深圳、上海、东莞升级了三家“顺丰家”,之后会逐步升级和优化现有门店网络。顺丰家的升级会在原有嘿客门店上进行,甚至在门店装修的过程中,也一直保持营业。
据此前媒体报道,位于深圳南山区的顺丰家就是以前的“嘿客”升级而来,新增了商品细化和便民服务。展示区分为当季美食、店长推荐、全球直采、会员专区和海淘专区等。和“嘿客”一样,这些商品也只是通过海报展示,消费者需扫描二维码进行购买。
顺丰上述负责人表示,顺丰商业整合了线上平台顺丰优选和线下社区店,为了加强品牌的线上线下联动,“嘿客”逐步升级到“顺丰家”。“顺丰家”模式会根据社区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加新的社区便民服务内容。记者了解到,“嘿客”线上业务早在今年4月就已经并入到顺丰优选。
申正远表示,与电商平台相比,“嘿客”的产品和服务在价格和商品数量上都不具优势。而“嘿客”盈利则主要是通过收取上架商家产品的手续费和部分广告费用,盈利空间小。“门店是要做社区O2O平台入口,还是自身电商业务的服务店,顺丰还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直接导致其发展方向不明确,实体店的困境也难以突破。”
徐勇认为,“嘿客”的发展现在还不好评论。任何新模式创新都需要时间。顺丰的设计和市场定位会有差异,在他们自己没下结论之前,作为旁观者应当抱以鼓励创新的心态,而不是泼冷水。顺丰的“嘿客”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成功了则成为引领和示范,此次不成功对社会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对整个行业来说也作出了很多贡献。
分析
商业模式不完善导致亏损
业内普遍认为,顺丰“嘿客”存在定位不清、商业模式混乱等问题,处于亏损阶段。今年5月,记者在广州“嘿客”店实地采访时,部分“嘿客”店经理就透露,“嘿客”并没有盈利要求,由顺丰物流补贴。
记者发现,“嘿客”定位为社区O2O,但店面并没有实物。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悖论:消费来到“嘿客”却不能直接把东西拿回家,而要扫描二维码等送货,那何不在家里线上下单,非要跑到嘿客店里下单?天河区一家“嘿客”经理告诉记者,店面消费者并不多,现在主营业务是收发快件。
2014年5月,全国518家顺丰嘿客亮相,定位为网购服务社区店。目前,顺丰商业线下有3000多家店,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以单店一年30万元的投入计,一年的投入便已经达到10亿元。
较少接受采访的顺丰掌门人王卫,2014年11月在接受《中国邮政快递报》采访时也坦言:“目前,嘿客的商业模式还不够完善。是选择等待商业模式成熟后再建店,还是先建店再摸索商业模式,顺丰选择后者。”
事实上,顺丰也一直在摸索调整O2O布局。今年6月,顺丰商业正式亮相。顺丰上述负责人表示,经过一年时间完善了线上的顺丰优选,现在需要完善的是下线门店网络另一个“O”,目前有嘿客和顺丰家两个品牌。“O2O模式是一个新领域,需要不断探索,我们会继续加码。嘿客门店完成顺丰商业第一阶段的战略使命后,我们希望基于现在的布局为更多商家提供全渠道的服务。”
杨达卿表示,对成于闭环快递生态链的顺丰来说,O2O是必然选择。但顺丰此前对O2O的战略进攻节奏控制失当,现在需要做一些调整。
“顺丰继续加码社区O2O,是想整合顺丰速运+顺丰优选+社区O2O服务平台,但目前来看仍面临很大困局。”在申正远看来,顺丰O2O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定位不清晰,入不敷出的经营模式也存在较大弊端,而且未能实现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记者彭琳实习生雷超越)
原标题:顺丰首度回应“嘿客”关闭传言将升级为“顺丰家”
稿源:中新网
作者:
...捕鱼星力9代
“昨天还消费过的店,今天怎么就关门了?”近日,禾绿回转寿司杭州最后一家门店突然关店。至此,禾绿在杭州的4家门店全部关店。禾绿寿司发布公告称,杭州关店是因为店租到期,并声称将按购买价购回消费者手中的团购券。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此次杭州连关4店只是禾绿回转寿司近年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
4店连关
禾绿回转寿司扩张放缓
近日,位于杭州市文三路的禾绿回转寿司店突然关门。有消费者称,关店前一天还在该店消费过。餐桌上还摆放着未处理的寿司,可见该店关门之匆忙,这让众多消费者十分不解。
据了解,此次关张的这家门店是杭州市区内最后一家禾绿回转寿司店,也是“禾绿回转寿司”在杭州最久的一个店,经营已超过十年。从去年开始,杭州的另外3家禾绿回转寿司已经陆续关店。
突然关店后,团购网站上还在挂售该店的相关代金券等产品,许多已经购买该店代金券的消费者一时也不知所措。一时间,猜测退出杭州的声音此起彼伏,禾绿回转寿司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对此,禾绿回转寿司官网发布公告,称杭州4家禾绿回转寿司门店相继结束经营是因店租到期所致,并称将在杭州继续寻找合适的商铺开设新店。此外,禾绿还在公告中承诺将按购买价全数回收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代金券。
事实上,杭州并不是禾绿门店拓展惟一出现问题的地区。据北京禾绿回转寿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透露,禾绿目前在北京拥有20家门店,但近两年开店速度明显减缓。据该工作人员透露,今年,北京地区仅有一家禾绿回转寿司新店正在筹备,此前,北京一年要开4-5家门店。
据了解,禾绿回转寿司经营的产品分为寿司、前菜、刺身、烧炸、面、饭、酒水七大种类,共200余种。目前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拥有近200家门店,且均为直营店。
发展遇阻
回转寿司面临诸多困局
杭州地区短时间内门店相继关停,北京地区展店速度放缓,背后折射的是禾绿回转寿司近两年发展受阻。
杭州禾绿回转寿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先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禾绿寿司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大型商圈中,近几年高昂的店租让禾绿的压力越来越大。“就拿经营成本来说,这两年高得让人喘不过气。禾绿在杭州某商场的门店,租金连年涨,这还不算,每个月商场从营业额中的扣点,从几年前的7-8个百分点,到今年已经提高到23%,等于成本一下子涨了几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禾绿杭州地区连续关店,就是高昂店租成本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回转寿司是日料最早进入中国的一种模式,定位及价格都与当时的消费相匹配,久而久之,在消费者心中就形成根深蒂固的形象。因此,作为禾绿这样创立很久的老品牌,自然不能轻易通过涨价等方式提升利润空间。对此,刘先生也深有同感。
除了高租金压力外,禾绿所代表的中低端日本料理,也正面临市场变化的多重考验。
统计显示,近年来,国内日料店数量涨势迅猛,三年内增加了2.2倍,成为全球日料店增长最快的国家,这无疑加剧了整个日料行业的竞争。
朱丹蓬认为,随着日料品牌的增加,未来发展很有可能会趋于精品化,由现在的大而全转向小而精。由此看来,禾绿目前提供的众多品类的产品,很可能在今后的“单品之争”中丧失竞争优势。
此外,随着日料行业的不断渗透,消费者对它的认知不断加深,无论是从做法、材料还是从环境甚至文化,都有了自身的认知和多样的选择,偏爱现切做法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提供相应服务的日料店出现,而中央厨房统一加工好食材再配送到门店的做法正逐步偏离当前消费者的取向。
品牌老化
禾绿欲借副牌找回市场
据了解,禾绿回转寿司创立于1997年,一直以禾绿回转寿司为全部营收来源。直到2013年,禾绿回转寿司相继推出了主打东南亚菜、西餐及日餐的时尚餐厅品牌合掌融合餐厅以及同样经营回转寿司的风物寿司,去年又推出了以烤鱼为主打的时尚餐厅鱼汛碳烤。
推出新品牌进行多领域试水,表明禾绿正在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但同时推出一个与禾绿回转寿司定位类似的风物寿司,便让人感到有些无法理解。对此,朱丹蓬分析认为,禾绿的品牌以及产品的老化可能是禾绿此举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快销品还是餐饮,当整个产品无法创新的时候,就会选择做品牌的创新。这就是所谓的换汤不换药。之后的品牌可能在店面装修等方面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以此来吸引消费者。不过,推新品牌的策略对于禾绿而言很有可能是把双刃剑。”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禾绿回转寿司门店发现,与几年前一桌难求、人数众多、排队等位相比,现在的禾绿似乎并没有之前的盛况,排队等位的消费者明显少了许多,有些门店的上座率也并不高。
近两年频繁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加速了禾绿品牌的老化。去年“3·15”,禾绿被曝使用过期食材,用馊米做炒饭的消息,导致禾绿北京蓝色港湾店停业整顿。此前,上海虹口龙之梦禾绿回转寿司店被曝出消费者在禾绿吃出玻璃渣致牙龈流血的消息。西安雁塔路的禾绿回转寿司被曝出使用染色蟹籽。厦门禾绿回转寿司的一家门店曾陷入食客吃坏肚子的“罗生门”。
对此,有业内人士推测,推出新的回转寿司品牌很可能是迫于禾绿品牌价值的下滑。出于在回转寿司领域多年的运营经验,禾绿想要以新品牌、新形象重新切入市场。北京商报记者贺陈慧实习记者郭诗卉
原标题:连续关店暴露成长痛点禾绿副牌能否回转市场
稿源:新华网
作者:郭诗卉
...正规星力9代信誉老平台
中新社香港10月1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5日发布8月对外商品贸易货量及价格统计数字,出口和进口货量同时下跌,跌幅分别为6.0%及6.5%。
今年首八个月的商品转口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8%,港产品出口货量也下跌了13.2%,两者合计,商品整体出口货量下跌2.0%。同时,商品进口货量下跌2.3%。
经季节性调整的数字显示,截至2015年8月为止的三个月与上三个月比较,商品整体出口货量上升1.8%,同时,商品进口货量上升0.3%。
出口价格方面,8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价格下跌0.2%。同时,商品进口价格轻微下跌0.2%。
从地区来看,出口方面,8月输往印度的整体出口货量同比下跌12.9%,输往美国及越南的整体出口货量则分别上升1.4%及14.0%。
进口方面,来自美国的进口货量同比显著下跌20.4%,来自新加坡及台湾的进口货量也分别录得16.2%及12.5%的双位数字跌幅。同时,来自日本及内地的进口货量分别下跌5.5%及2.0%。(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