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请药购买
消费者购买小叶紫檀家具竟是血檀冒充,原料价差好几倍
文/表广州日报记者林琳
“厂家直销会”、“红木艺术展”、“家具博览会”、“感恩回馈团购会”……国庆假期,各种形式的红木促销铺天盖地,主要的红木家具产地不再“待字闺中”,而是直接“抛头露面”,在全国各地与当地机构联手“抛绣球”。“再不趁国庆长假出货,就来不及在年底前回笼资金了。”业内人士一语道破红木家具行业抛货原因为自救,但提醒买家注意,市场不乏浑水摸鱼者,“他们往往趁‘抛货潮’把杂木当红木卖。”
国庆假期成为红木企业的抛货时机,全国各地各种名目的活动同时“爆发”。记者观察发现,红木家具主要产地如莆田、中山、台山等地的促销活动开始增加,南北市场如广东、海南、重庆、沈阳、长春、内蒙古等地也出现家具厂商大促销。不少生产企业、产地协会举办促销活动,而网上的红木商店也同时“发力”大降价。
相关的报道和广告看起来相当吸引人,如沈阳的一个红木家具促销活动中,“主办方决定将原定于9月25日结束的活动延期至10月8日,并紧急调运800件红木家具到沈阳,仍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回馈市民。”中山的一个团购会广而告之“将于10月1日隆重拉开帷幕,届时全场将以团购冰点价让利广大消费者。”重庆的促销会上“八大系列产品,全部3.9折特惠,比平时的5.8折下降30%多。”
厂家的促销看起来确实非常诱人,如“全场3.5折”、“体验价3.8折”,有的厂商送泰国游,有的送“3000元至10万元的红木家具及工艺品”。不少厂家还直接说明以“工厂直供价”甚至低于出厂价出售:“红木家具价格从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颠覆了红木家具价格历史。”
现象一
部分红木促销价接近成本价
打折的红木家具价格真的贴近出厂价吗?
记者以网络上某家宣传力度较大的红木商店为例向市场人士确认。该网店在国庆节前就推出一系列“优惠套餐”,如“南官帽沙发八件套日常价44500元,现价36000元”、“流金岁月餐桌七件套日常价26000元,现价19000元”,并说明“任选两件即享包邮服务,另赠送价值1000元木兰花架。”经营红木多年的黄安妮告诉记者,这些价格确实贴近市场价:“整体看,目前很多促销价确实接近成本价了,相比前2年确实优惠了。按照这样的售价,如果是高位入原材料的卖家可能还亏了。”
现象二:
有商家浑水摸鱼出“仿冒货”
红木家具价格打大折扣,看起来是给买家带来“淘宝”的好机会,然而其中却不乏“忽悠”的商家。
有买家透露,自己看了某些数百元、数千元能够买到红木家具的广告,前去却发现只有一两套低价杂木家具,红木家具打了折后并不比市场价低。
还有想“抄底”、“捡漏”的买家“聪明反被聪明误”。周先生见红木家具城“大甩卖”, “三件套”的小叶紫檀家具只卖20万元,比市场价足足低了10万元,买下后才被朋友告知自己买到的是行价2万~3万元的“血檀”。
“市场不乏趁乱出货的做法。”有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厂商可能缩减中间环节、降低利润来出货回笼资金,但红木材料成本不低,他们不可能真的亏本销售,所以“白菜价”不可信,“便宜没好货,要不材料货不对板,要不工艺有问题。”
红木市场仿货揭秘
目前,市场上最容易被冒充的是用南美红檀冒充缅甸花梨,后者价格是前者的5~6倍。据了解,去年红檀香木当红就是因为迎合了做假的需要。黄安妮告诉记者,缅甸花梨是国家定义的五属八类红木中的其中一种,纹理清晰漂亮,结构细而均匀,材质硬度油性适中,比较适合做家具,深褐红的颜色也符合囯人的审美,价格相比高端红木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便宜百倍,所以符合大众消费,但作为收藏价值来说只能算是潜力股。据悉,因其产量大,前几年市场红木热的时候原材料囤货多,需要一段时候去消化,原材市场价大约在1.2万~2万元/吨元之间,看材料大小而定,最高位的时候炒到3万多元/吨。
据了解“货不对板”包括全部材料都是“替代品”,也包括“混搭品”。比如有买家就曾告诉记者,自己买的一套缅甸花梨家具,主要部分使用了价格达30000多元/吨的缅甸花梨,不显眼处却用上了价格仅为8000元/吨的南非香脂木豆。
支招:认清“一书一卡一证”
“市场低迷,企业为了盘活存量和资金,只能搞促销。”一个经营红木家具多年的商家无奈透露,“市场好的时候‘人求货’,所以不用想法子促销,现在市场不好‘货求人’,只好想出各种招数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厂家直销的方法是节省多道中间环节,降低行业整体价格的手法:“红木家具零售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中间环节多、成本累加。”据了解,一套成品的红木家具出厂后会通过总经销、区域代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增加30%的成本,而卖场通常都会收取15%~30%的费用或场地租金,而装修费用也往往高达上百万元,而这些成本最终都“羊毛出在羊身上”。
业内人士建议买家购买红木家具时最好到规范的商场,请懂行的朋友“帮眼”,自己还要学会辨认销售标签和相关证明:“价格标签上应该包括货号、品牌、型款、学名、计量单位、单价、加工产地和木材产地等。”另外还要认清“一书一卡一证”,即产品质量明示卡、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原标题:红木家具促销满天飞有商家浑水摸鱼出“仿冒货”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吐真药用后的症状
“从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已连续20个月呈现下滑趋势。目前,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已从两年前的20%以上跌至不足4%。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市场对于房地产的后市发展情况仍不看好,房企拿地热情也远不如往年。”卓创分析师王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5%,增速比1月份至7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月份至7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1098亿元,增长2.3%,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土地购置费增速也一路下行,8月当月,土地购置费增速由7月份的增长9.5%直接转为下降9.1%。
王宁表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库存较多,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较大,消化周期长;二是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呈降低趋势,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以致其投资意愿下降。
“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会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不利的影响。房产投资增速下滑也使得土地市场陷入卖地难的境地。此外,房产市场的降温也会拖累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间接的影响到税收收入。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统计,房地产市场8月份频频受到政策的关爱。先是中国楼市“限外令”10年来首现松动,再是降准、降息、贷款利率再创历史新低,还有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下调,部分地方政府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后市发展频频送出政策红包。
韩长吉表示,这些政策能够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对一二线城市的刺激程度会比较大,对三四线城市的作用力较小。预计后期救市政策的出台也将会更加频繁。(见习记者杜雨萌)
原标题: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20个月下滑楼市政策或再加码
稿源:新华网
作者:杜雨萌
...美国迷幻商城
昨日抢购现场。
各家百货称近几日黄金销售激增数倍
金价暴跌再大促,终引发抢购潮。
昨日,广州某百货举办年中大促,其中饰金价格直减28元/克,而且免9元/克工费,最后价仅为252元/克,刷新了7年来的新低,吸引了大批市民抢购。
东山百货方面表示,昨日黄金销售比前两天上涨3倍以上。但是,黄金是否已到抄底时机呢?
现场直击
昨日,记者来到东百总店,其中黄金商场人气最旺,柜台前被挤得水泄不通,部分货柜都已经空空如也。
东山百货相关负责人戴崇业告诉记者:“黄金销售如此火爆完全出乎意料。商场平常是规定货柜内不能是空的,我们虽然备货是备足了,但是由于太多人抢购,都来不及补货。”
陈伯告诉记者,这几年累计花了10万元买金条,但是都抄不到底,还被套着,现在看到金价暴跌,准备再入货,把成本价拉低一些。“准备了十几万元,准备这段时间陆续入货。”陈伯透露道。
记者现场观察到,消费者买金如买白菜。黄姨一家是狂扫金镯子,大大小小挑了26只,连其他金饰花去近19万元。黄姨说,女儿10月份结婚,看到金价如此便宜,买多一些做嫁妆。
还有不少消费者并非只买一两件,而是指着专柜内的金饰对售货员说:“从这到这都给我开单。”有顾客则指着大金猪挂坠说“来6件”,刷了12万元。
抢购原因:
金价再创新低
将进入婚嫁季
对于昨日黄金销售的火爆,戴崇业称,疯狂场面略逊2013年的抢金潮,但是其火爆程度也是这几年少见的。据粗略统计,昨日该商场黄金销售超600万元。
据其分析,昨天广州市场上的金饰价格最低为280元/克,已经比前两天又调低了。而金价在暴跌的基础上大促,显得非常有吸引力,252元的价格是7年以来的新低,环比上周五便宜了40元/克,很多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忍不住出手。据介绍,由于该商场的大促只针对首饰金,以至昨日首饰金大卖,占了黄金销售的七八成。
而其他商场的黄金销售,这几天也是逐日升温。据广百黄金大厦的负责人表示,这几天商场人气明显上升,每天都是商场还没开门营业,就有消费者在门口等候,这几天销售同比去年激增数倍。
该负责人称,由于接下来即将进入婚嫁季,金价的走低一方面刺激金条销售走高,更带动了婚庆套链、手镯等品类的销售。
“大妈”当心:
跌破1000美元/盎司的可能性增加
市民们抄底黄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国际金价仍深处“熊市”之中,鉴于美联储将推行加息政策,金价走出熊市仍至少还需要1年的时间;而且,近两周下跌里,金价已经连续跌破了1050、1030等重要支撑位,不排除跌破1000的可能性,而今1094美元的位置并没有太多支撑,无法肯定就是底部。
广东粤宝的何伟锋展望后市认为,金价的关键支撑位在1050美元一线,这既是全球黄金采掘的平均成本,也是高盛多次预期的黄金价格底部,国际金价有效跌破该支撑位的可能性偏小;8月中旬,传统需求淡季就会结束,新的需求买盘会带来更多支撑。
8月中旬之后到来年2月,是黄金相对旺季,在此期间,黄金价格将面临多次反弹机会;或能达到1300~1450一线,继续上破的概率低。距离目前价位的幅度为18%~33%。
但鉴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美元强势,2016年维持“熊市”仍属于大概率的事件,在2016年春节之后,金价1~2季度仍有大幅下跌可能性,仍存在跌破1000美元的可能性,1000美元之下,下行的空间比较有限,890美元有强力支撑;较之2015年上半年,本次下跌,将未来时间里跌破1000美元的可能性提高。黄金熊市至少延续至2016年中,随着美元强势的变动或有改变机会。
为此,如果市民做的是长线投资,目前位置入市无可厚非;但如果做的是短线投资或中线投资,则目前价位“做多”仍是有风险的,除非采取分批建仓、逐步买入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建议
投资黄金需回避三大误区
广东金矿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继忠认为,面对金价大跌,长线投资黄金的可行性最强,次之则是中线区间投资策略。前者优选金条,后者优选纸黄金。
对于家庭投资者来说,熊市延续,不必盲目抄底;可以逢低买入、逐步建仓、长线投资黄金,首选产品是金条,次选金币。对于白领个人投资者来说,可以区间操作纸黄金、中线投资,总体投资额不必超过20万元,在家庭流动资产中的占比也不应超过10%,可以以1050、1300美元两个节点为限反复做空与做多。
对于进取型投资者来说,未来半年操作难度将加大,但逢低做多思路仍比较适用,但不能一味做多,建议轻仓操作、即时止赢T+D类产品。
此外,普通市民投资,以下三个误区不得不防。
1.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入市,不断“抄”在山腰上。黄金不过是家庭理财较小的组成部分,不应超过流动资产总额的20%。从长线来看,黄金可以有效起到对抗信用风险的功能,成本高出几十元、低出几十元的区别不大,不必太过计较。
2.买入过多的黄金首饰。黄金首饰再便宜,也至少会比黄金现货高出30~40元/克,而有朝一日被“回购”,却与现货没有任何差别,用“首饰”理财完全不划算。
3.对于初入职场、收入有限、处在家庭理财建设初期的年轻人来说,应采取“稳健+进取”的理财方式,多买各类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炒卖纸黄金。(文/记者林晓丽、井楠图/记者王燕)
原标题:金价暴跌黄金销售激增数倍专家提醒慎抄底
稿源:新华网
作者:王燕
...听华水在线购买尽管半年业绩表现不俗,但受到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两天下跌的影响,航空股集体表现不佳。继周二集体杀跌后,昨日A股收盘时,海南航空再跌3.28%,国航跌5.04%,吉祥航空跌1.56%,东方航空跌5.88%,南方航空跌6.15%,唯有春秋航空逆势上涨3.97%。 股价连续下跌背后是市场对人民币贬值影响上市航空公司业绩的忧虑。对此,几家上市公司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轮人民币贬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暂时还不能确定,需要看汇率的长期走向。 “航空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基本上是以外币结算的。比如航油,一般都是以美元买入,飞机购置和租借的费用也都是以外币结算,所以这种汇率变化对航空公司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朱正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几大国有航空公司的美元负债均高于美元资产,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航空公司的利润规模将会减小。 据2014年财报显示,由于2014年三大航运力都增长较快,造成各大上市航空公司负债规模也有所增加。其中,国航美元借款占有息负债的比例从70 .07%上升到72 .81%;东航美元借款占有息负债的比例从75.61%上升到81 .14%。而南航的美元负债比例一直较高,2014年底在93%左右。 东方航空董秘汪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美元负债的确比较多,主要是买飞机和发动机,都是用美元支付。但其实我们也非常关注调整资产的结构来避险,过去几年我们也经常利用各种资本市场的工具,发行一些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 春秋航空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武安也告诉记者,春秋航空本身的资产负债率在6家上市航空公司中属于比较低的,前期美元资产和美元负债比例配置也相对适中,因此此轮人民币贬值对公司的影响并不太大。 “当然,最终汇率的影响还是要看今年年底,现在还只是暂时的波动,要到今年年底的报表出来后才能计算出汇率的影响。”张武安说。 事实上,昨日收盘时,春秋航空成为唯一一家逆势上涨的航空股,涨幅达到3.97%。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吉祥航空的股价也在午盘一度拉伸,达到1.62%的涨幅, 而在此前,已经有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几家航空公司上半年的表现都很惊人,业绩至少翻倍。 数据显示,增幅领先的东航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幅度达到了249倍-263倍,数值在35亿至37亿之间。中国国航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8亿元到40亿元,同比增长701%到743%;南方航空预告上半年业绩同比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4亿到36亿元。 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也都实现了翻倍增长,业绩预告增幅下限均为130%,取得至少3亿元的净利润。 对于业绩预增主因,几大航空公司均表示受益于民营航运市场需求旺盛、营收同比增加,油价大幅下降导致成本大幅降低和成本管控能力增强、毛利率大幅提高。 不过,尽管业绩表现良好,仍不及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消息刺激影响,未来航空业的整体业绩能力,仍得看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向。(黄荣) 原标题:美元计价负债较高航空板块连续两日受挫 稿源:新华网 作者:...
喷雾迷魂购买
暑假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假期带着小朋友外出走走。那么,在筹备旅游和旅游途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根据省工商局发出的提示,消费者首先在选择旅行社和旅游线路时,不能单纯比较报价,要综合考虑旅行社的信誉、服务等因素,特别警惕一些低于成本价的旅游项目,谨防旅行社擅自增加自费项目、缩减服务项目等。
其次,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时,要认真确认旅游行程、游览景点、交通工具、住宿餐饮、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出现纠纷的解决方式等条款,让自己明明白白踏上旅途、开开心心享受旅程。
如果在旅游期间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消费者要保留证据,并拨打12345进行消费维权。同时,旅游景区的一些商店出售的贵重物品真假难辨,在旅途中要注意防范旅游购物欺诈,警惕“成本出售”、“低价抛售”等说辞,避免上当受骗。 (记者/刘熠)
原标题:广东工商局:暑假国内旅游升温遇纠纷可打12345维权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女士专用口服药水无色无味
人在家里、卡在包里,名下却被开了“新账户”,接到电话后莫名被骗走存款——近期石家庄市部分银行储户在未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遭遇了这样的“新骗局”。而这种情况,也在全国一些地方出现。
记者发现,新开账户其实只是一个幌子,不法分子要拿走不义之财还需完成第二次诈骗。储户信息为何会外泄?银行卡“新账户”是怎样开出来的?“二次诈骗”如何完成?
储户莫名被“再开户”
日前,石家庄市民牟某意外收到建行客服“95533”的一条短信。“您的储蓄卡账户,在18时29分转账支出人民币6500元,余额为42.31元……成功换购6500元‘盛大点券’……”牟某说,卡在钱包里,当天他并未上网对账户进行任何操作。
牟某说,刚收到银行短信,他就接到来自浙江杭州的电话,对方自称是“盛大点券”工作人员。“对方让我找ATM柜员机,说会把钱打回给我,要我别挂电话,按他说的进行操作。”出于疑惑,他迅速拨打了建行客服电话。银行回应称,账户确被进行了操作,但钱款仍然在账户里,却已进入他名下新开的定期存款账户。
事后,牟某说,银行向他回应表示,建行网银转账有一个留言功能,不法分子将他名下的活期转为定期后银行系统会发送短信,顺便带上“换购‘盛大点券’”的留言。
这事并非只有牟某一人遭遇。石家庄工商银行储户林女士也接到短信称,银行卡里的5万余元都被支出。同样,她随后也接到电话,对方称将返还钱款,但需按提示,给予回复确认。
林女士经与工商银行客服沟通后发现,名下存款的确转入一个贵金属账户里。工行客服表示,贵金属账户仍在林女士名下,钱款由活期转入新账户,只不过储户无法查看到。
据记者了解,今年7月以来,全国一些地方的建行、工行等金融机构频繁发生此类诈骗事件,有的储户被骗数万元。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向公安部门报案。令人不解的是,最为私密的银行卡信息为何会被不法分子获取?卡里多出的“新账户”又是怎么回事?
“撞库”盗密码二次诈骗后钱财“不翼而飞”
河北省银监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他们已了解到部分银行出现了储户账户失窃、遭不法分子盗用新开账户等情况。他强调说,“有一点可以确定,储户钱款被转入名下哪个账户都不会造成损失,不法分子需通过‘二次诈骗’才能将钱款转出。”
——登录密码泄露、被盗是诈骗第一步。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公安部门的反馈情况和工行对案件线索的分析,密码泄露是因为用户点击了带木马病毒的短信,或是储户登录钓鱼网站被套取信息。
——“撞库”或成盗密码新方式。这位负责人提醒,也有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客户在其他网站和APP的注册资料,利用客户电子银行用户名、密码设置为与其他网站用户名、密码相同的习惯,以“撞库”的方式猜测客户电子银行登录密码。
“正常情况下,银行网站登录不太可能被盗取密码,而大部分第三方支付都涉及银行卡信息,容易被黑客攻击。”河北省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的途径非常多,主要是用户日常操作导致密码泄露或不法分子“撞库”盗取。
——被开“新账户”,钱款消失是假象。据介绍,储户的网上银行会有储蓄卡账户、过渡账户、第三方账户、贵金属账户等多个账户存在。一些贵金属等账户,为方便储户操作,储户登录网上银行输入密码、登录网银后即可开通操作,无需验证。而这项便捷却被不法分子屡屡使用,成为骗局的“幌子”。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客户名下资金可在各账户流通,虽然被骗子“操作”,出现钱款被转出、名下“分文不剩”的假象,但这时候客户的钱仍然在名下,并没有丢失。
——ATM机取款将激活“新账户”,诈骗终得逞。
“不法分子将储户钱款从原来账户转到‘新账户’后,实际上这只是完成了网银内部的划转,并没有往外支付的能力。”河北省银监局专家表示,此类案中存在“两次诈骗”:第一次在密码获取环节,由于骗子手中没有银行卡磁条信息,所以得通过第三方支付或其他手段来盗取;第二次是在钱款被转入“新账户”后,不法分子会要求储户用网银进行小额的转账或者ATM机取些钱,而这一步操作最终将激活“新账户”。
“一旦储户听信指挥完成操作,账户被激活后,骗子就可以绕过储户,利用网银渠道顺利将储户钱款转走。”实际就是骗储户协助完成了诈骗。
系统疏漏当尽快解决金融机构提醒储户警惕
“利用银行系统设计上的问题,可以新建同行本人账户转钱。冒充客服致电受害者,诱其按步操作,最终盗取卡内存款。”中信银行有内部工作人员认为,多家银行系统设计上存在漏洞,所以此类案件在全国小规模爆发,这需要从系统上尽快进行封堵。
采访中,有建行储户告诉记者,曾接到建设银行石家庄北城国际支行和河北省分行来电,就账户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说明。
据记者了解,针对当前电信诈骗和金融诈骗持续高发的形势,当地相关银行已决定暂时对此类交易实施交易认证措施。这虽能从根本阻断这类诈骗现象,但认证环节可能会使客户操作便捷性受到影响。
河北省银监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一是网络操作要警惕。切勿点击不明链接或电子邮件提供的银行网站地址。另外,使用网上银行,要认真核对网站地址,避免登录木马网页;二是来电短信要谨慎。收到涉及银行业务的短信或电话时,要看清是否为正规的银行客户服务热线。电话、短信来源不明时,不要轻信回复短信或回电。
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潘珂骅律师表示,银行与储户之间的联系是基于双方间的合同关系建立的,保证储户的资金安全是银行的一项重要的合同义务。在该类骗局中,若是由于银行自身原因导致储户资金安全受到侵害,应当赔偿储户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目前,多家银行并未对此事进行说明。(记者杨帆)
原标题:警惕新骗局储户被莫名“再开新账户”
稿源:中新网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