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石岩)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闫芸28日在此间透露,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实施“为期不远”。
闫芸是在当日召开的贸促会例行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态的。今年6月,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
“根据自贸区签署两个双方谈判的法定程序,签署国的文本拿到各个国家,需要履行国内法律法规程序。”闫芸说,“我们综合各方面消息来源,包括从海关和对方国家的一些渠道了解到,预计(两个自贸协定)到2015年底,最晚2016年初将正式生效。”
闫芸指出,作为面向全球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设的最新成果,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覆盖领域广,开放程度高,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机遇,产业将拓展更多合作领域。
闫芸以中韩自贸协定为例指出,货物贸易方面,中国最终将有91%的产品对韩国取消关税,覆盖自韩国进口额的85%,同时韩国最终将有92%的产品对中国取消关税,覆盖自中国进口额的91%。协定实施后,中国的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对韩国出口成本,提高在韩市场份额。
闫芸指出,为配合协定实施,方便企业更好地使用优惠政策和工具,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积极完善自贸协定服务机制,创新搭建了多形式自贸协定专业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实施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搭建自贸区服务网站(www.fta.ccpit.org)、开设微信公众服务账号(贸促会中韩FTA服务)、开通FTA电话咨询专线(4000100510)等;建立国际业务合作与支持平台为企业应用FTA提供保障、制作相关宣传材料展示优惠贸易政策内容和运用方法,提供办事指引等。此外,商法中心还开展了FTA优惠进万企活动,在全国各地区有计划开展自贸区政策宣讲和培训活动,重视和强化下厂核查,一对一送政策、送服务到企业。
自贸协定项下原产地证书是企业应用优惠政策的工具和享受关税减让实惠的凭证,贸促会作为国家法定的原产地证书签发机构,承担了为企业提供包括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签发在内的全方位、高水平自贸协定服务职责。
闫芸表示,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还将通过完善FTA原产地证书签发服务网络、设立“FTA服务示范窗口”、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等方式,开展FTA优惠政策研究和实施交流支持,打造标准化、精品化服务,提升自贸协定服务能力与水平,积极帮助企业调整经营与市场策略,提高自贸协定利用率,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此外,贸促会将围绕备受社会和政府部门关注的自贸区建设成效问题,发挥自身联系企业和政府的纽带与桥梁作用,积极开展企业使用FTA情况调研,科学评估FTA实施效果,代言工商,服务政府经贸管理。(完)
原标题:贸促会: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为期不远”
稿源:中新网
作者: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华晔迪)“苹果Ring要来了,我们能围绕它做些什么?”
11日,环球资源秋季电子展上在香港开幕,数千家业内企业汇聚一堂。其中,来自中国的电子业者最热衷探讨的,依然是在苹果、三星这些业界翘楚引领的行业趋势下,有哪些可以“跟着喝汤”的商业机会。要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中国企业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子消费市场和产地,全球每三只智能手机中就至少有一只产自中国。
“背靠着巨大的市场和强大的产业实力,中国电子业者能更快了解需求,把握行业变化,因此理应产生对市场有最好理解、最具行业引领意义的创新成果。”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研究与开发经费已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二,SCI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
然而,行业内引领性成果却极少出自中国企业。环球资源电子组总裁黄谭伟说,过去十余年,引领性创新几乎全部出自美、韩等海外企业。“不仅是智能手机、平板这些具有颠覆性影响力的产品,即便是手机外壳、车载电子这些技术含量并不高的领域,最夺人眼球的创新也多来自海外。”
问题出在哪呢?环球资源近期针对近四百名企业高管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和产品创新是中国企业当前做得最好的领域,而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的商业模式创新领域,中国企业却显示出明显滞后性。
“很多中国企业不缺人才和技术,也不缺资金,缺的是一种勇于突破、开创性的思维模式,以及放眼长远的大格局。”先后服务过台湾、大陆企业及美国企业的深圳金泰克海外事业部总经理薇薇安简说,中国企业家有时急功近利,过于关注销量和利润,而忽视企业长期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多年来,中国一直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企业习惯按照外方需求生产。“现今,中国角色已经变化,作为最大的市场和生产基地,中国有能力去研究市场、创新产品、发掘需求。只要思维模式能够顺势而变,中国企业有条件也有实力成为创新引领者。”薇薇安简说。
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徐沪初说,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如果能够把传统优势和互联网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在一起,中国企业将可以实现突破性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诸如华为、小米等中国企业已认识到这一点,不再满足于做“跟随者”。
薇薇安简注意到,中国政府正以空前力度鼓励“创业创新”,鼓励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大环境也将加快中国企业成为创新引领者这一进程。
“要成为引领者,肯定有一条曲折的路要走。”黄谭伟说,要完善鼓励创新环境,要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要逐步塑造“中国创新”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中国已经在路上。”
原标题:新闻分析: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何时能成为引领者?
稿源:新华网
作者:华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