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591宗,环比减少24%,同比减少38%;成交面积606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31%。其中,住宅用地364宗,环比减少32%,同比减少42%;成交面积173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1%,同比减少37%。
从7月全国土地出让情况来看,一线市场与次级市场的土地交易继续出现分化。在北上广深等十个大城市中,品牌房企的聚集拿地现象愈发普遍,高溢价甚至地王的出现也频频发生。而在二线以及更次一级的土地市场整体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甚至存在有地推但无人问津的现象。
一线城市品牌房企聚集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显示,7月,国内一线城市共成交土地38宗,成交土地面积15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40%;楼面均价为9154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4%,同比上涨67%。由于品牌房企的聚集,一线城市的土地争夺越来越激烈。在7月,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的平均溢价率就达到29%,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
作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北京。7月北京成交的5宗宅地全部溢价出让,平均溢价率为49%,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仍处近一年来高位水平。
从土地拍卖的情况来看,7月的北京土地市场再现抢地潮,5宗宅地成交溢价率全部达到40%,其中4宗达到合理上限价格,保障房及自住房成交总建筑面积超28万平方米。而在整个7月,北京的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就达到116.23亿元,是今年2月以来首次超过百亿元。
而作为另一大土地热点城市。上海在7月共推出5宗住宅用地,分布在闸北区、金山区和崇明县,合计37万平方米,5宗地块全部在本月成交,宅地出让金为95.7亿元。
其中,在上海的闸北区7月再拍高价宅地,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以北地块以88.15亿元刷新年内总价地王,由金融街获得,这也是闸北区今年成功出让的第3宗总价超70亿元地块。
至于广州,在7月共推出2宗住宅用地,均位于南沙区,合计12万平方米。广州成交的2宗住宅用地中1宗溢价出让,平均溢价率达到了36%,较上月上升32个百分点。
广州宅地供应量自5月冲高后回落,7月继续下滑。但从目前国土局出让公告来看,下月南沙区及花都区都有推地,供地量将再度升高。成交方面,南沙自贸区首推宅地,吸引多家房企关注,最终以11.05亿元被碧桂园收入囊中。
广州土地市场整体较活跃,商业用地表现抢眼,海珠区琶洲在6月底及7月中先后成交两批土地后,再挂5宗商地,成为关注焦点。宅地方面,花都区一商住用地将于下月出让,起始价26.88亿元。
次级市场仍然低迷
与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热力四射相比,次级城市的土地交易就显得非常的冷清。今年7月,二线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1140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2.3%,同比下降19.7%;成交均价215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6%,同比下降0.4%。成交量继上月冲高上涨后有所回落,但成交均价出现微幅上涨,整体市场依然处于低迷状态。
有机构分析认为,次级市场的土地交易低迷,一方面是由于前几年的火爆行情拖累。据了解,在2013年9月至12月,部分二线城市出现地价大涨的市场火爆行情,最典型的是杭州,当时地王频出,以至于到现阶段,仍然有项目处于高位被套,亟待消化的状态中。
而另一方面,部分二线城市,如西安、成都和重庆等地,由于房地产市场反弹乏力,地方政府在推地过程中较为谨慎小心,以免出现流拍现象。因此,截至目前,二线典型城市土地成交量并未明显上升。
(记者蒋劲劲)
原标题:全国土地出让表现分化次级市场无人问津
稿源:中新网
作者:

沪指惊现“V”形反弹
前两日证监会三度发声,周二“国家队”集中扫货,监管层维稳的决心不容置疑。昨日早盘,沪指在小幅高开后震荡走低,午后进一步下探至3612.06点,期间两市个股大面积出现深幅下跌。13:35后,沪指开始震荡回升,收盘前的半小时,沪指更是出现急速拉升行情,最终实现深“V”走势,个股普涨。
昨日,军工板块再次成为两市领涨品种,包括晋西车轴、中国嘉陵、东安动力在内的近58只个股涨停。分析人士指出,军工板块走强主要是受相关信息刺激,比如下半年阅兵背景下军备升级,军工资产相继注入,以及军民融合趋势下出现的投资机会。
在沪指尾盘急速拉升全日呈现“V”形反弹的同时,两市个股同样经历了大幅波动,其中,不少个股在早盘大幅杀跌后,尾盘随着大盘的反弹而拉升,甚至涨停,这种大幅波动的态势,对早盘“割肉”的投资者无疑形成了打击。
深圳一私募投资总监告诉记者,昨日早盘减仓的投资者,显然是低估了“国家队”的护盘力量,任何一次对护盘点位的考验,或许都是一次好的抄底机会。
大盘迎来深“V”反转,从暴跌到上涨,市场运行总是波谲云诡,但是融资盘龙虎榜却能揭示出嗅觉灵敏的资金的最新狙击对象,关注公众号“添升宝”(you-daydayup)就可在每日开盘前获悉融资客偏爱的个股。昨日榜单斩获华丽家族、中直股份在内的12只涨停股。
震荡仍将是行情主基调
记者注意到,尽管昨日大盘展开“V”形反攻,个股再现普涨行情,但是市场成交量却出现一定萎缩,其中沪市成交额由上日的6851亿元下滑到昨日的5575亿元。
“市场缩量上涨本质上也显示了人心不齐。”上述私募投资总监认为,当前的市场信心依然脆弱,不少专业投资者都是在做反弹的波段,即在护盘点位买入,有一定利润空间又再次获利了结。另一方面,任何一次大级别的上涨行情,调整阶段都需要时间进行消化,当前的调整时间依然不够,预计此后以月计的行情里,震荡是主基调。
此外,对于短期市场的二次探底的问题,上述私募投资总监认为,本周一市场暴跌创下了8年来单日最大跌幅,为何在当日的暴跌下“国家队”资金竟然没有出手?而随后的交易日,“国家队”护盘资金又出现了?对此,上述私募投资总监倾向于市场已经完成二次筑底的观点,只有技术上将双底做实,日后的震荡反弹才能更好地展开。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参与主线,有机构人士建议,投资者可以围绕军工、国企改革、次新股,以及中报高送转四条主线筛选个股。 《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沪指现深“V”走势震荡仍是主基调
稿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