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9月23日电(记者管建涛)为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黑龙江省政府企业投诉中心与省监察厅等部门密切配合,对117件企业投诉典型案例进行曝光,112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记者从23日召开的黑龙江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发展环境大会上获悉,省政府企业投诉中心通过推送公益短信、与商会协会和企业座谈等方式征集线索。并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重大投诉直接办、复杂投诉联合办、一般投诉分级办的三级联动办理机制。目前,共接到各类建议8385件,办结率达95%以上。
据悉,黑龙江省政府企业投诉中心通过对哈尔滨地铁集团等48家拒不开放站址资源的单位进行公开通报批评,有力保障了4G基站建设,促进了全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
原标题:黑龙江优化企业发展环境117件企业投诉案例被曝光
稿源:新华网
作者:管建涛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欧甸丘、吕梦琦)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在公开场合再次敦促电信企业,做好各项提速降费的优惠措施,确保年底前完成移动流量单位带宽平均资费水平下降30%的目标。看来提速降费,电信企业行动有点慢。
今年以来,工信部多次喊话,运营商的提速降费方案才陆续出台。但遗憾的是,降费方案似乎没有赢得广泛认可,反而遭人议论,被指“鸡肋式降价”“假摔式降费”。
以中国移动推出的夜间流量优惠套餐为例,1GB夜间(夜间23:00至次日早7:00)流量套餐价格为10元,看似优惠诱人,但正常作息的消费者基本用不着。消费者较少用到的套餐资费大降,而大家都期待的“取消国内漫游费”“流量月底不清零”等资费政策几乎纹丝未动,难怪消费者质疑运营商降费的诚意。
还有运营商宣称,如果把已经出台的提速降费方案落实到位,就基本能达到“降价30%”的目标。但如此降费,实际效果必然难以服众,不仅难以赢得消费者的口碑,还会制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借力“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步伐。
电信企业提速降费没诚意,本质是一种强势垄断惯出的毛病。必须找准关键病灶,从痛处动刀。当电信企业凭高价卖流量就可赚大钱,主动降低流量费怎么会有动力?
加速电信行业改革、引入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是推进提速降费的良方。应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打破垄断,用“鲶鱼效应”倒逼运营商在增值业务和服务质量上谋求创新和改进。同时,有关部门应制定提速降费工作进度的考核办法,适时引入消费者和第三方评价机制,把提速降费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老百姓有真正的获得感。
原标题:提速降费成果要经得起消费者“考评”
稿源:新华网
作者:欧甸丘